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近日,安徽省出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和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是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经济将延续‘十二五’快速发展的态势,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2017-07-20 12:03:08         北极星电力网

近日,安徽省出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和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是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经济将延续‘十二五’快速发展的态势,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近日,安徽省出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和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

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是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经济将延续‘十二五’快速发展的态势,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需要,电力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发展。”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人士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对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安徽省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电力装机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4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达到5153万千瓦;新能源实现较快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30万千瓦、135万千瓦和84万千瓦;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合计4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人均装机达到0.83千瓦,人均用电量达到2669千瓦时。

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全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基数小,占比仍然不高,装机依然以煤电为主,电源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而随着光伏、风电等间歇性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的大规模接入,电网运行难度加大,需全面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电网的接纳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竞争环节电价将逐步放开,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增量配电网等方面的改革将稳步实施,对电力行业管理体制和电力企业运营机制提出新的要求。为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以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和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

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9.6小时

《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节能减排、民生用电5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在供应能力上,预计2020年,安徽省全社会用电量2240~24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6.4%到7.9%;在电源结构上,2020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760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约22.7%,比2015年提升10.2个百分点;在电网发展上,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乡村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低电压”,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9%,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9.6小时;节能减排方面,“十三五”期间,全省关停小机组49.65万千瓦,完成3257万千瓦的超低排放改造和1748万千瓦节能改造任务。

“对于民生用电,规划则提出,完成小城镇和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贫困村通动力电,实现平原地区机井用电全覆盖,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500座,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18万个以上。”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人士说。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是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围绕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及偏远地区供电薄弱问题,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

据了解,到2020年,全省将新增公交车充换电站2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6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50座;新增居民区与单位用户专用充电桩15万个,鼓励有条件的专用充电桩对社会公众开放;新增城市公共充电站150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3万个;新增城际快充站180座。

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全面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着力提升创新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全省电力产业。”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将发电、输配电、负荷、储能融入智能电网体系中,加快研发和应用智能电网、各类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装备,实现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形成新型城镇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绿色低碳、智慧互动的供能模式。

当前,随着光伏、风电等间歇性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的大规模接入,电网运行难度加大,需全面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电网的接纳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未来几年,安徽省将不断完善全省骨干电网,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和变电设施建设,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满足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人士说。

为此,一方面,安徽省将完善省级骨干电网。建设淮南—南京—上海、准东—皖南等安徽段特高压工程;加快阜阳三、肥北、安庆三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构建“五纵四横两平台”网架。另一方面,优化市级主干网架。依托,加快亳州乐土、六安崔庄、马鞍山塔岗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各市主干网架结构升级,构建220千伏环网结构。

原标题: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