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17:51:09 北极星电力网
进入“十三五”阶段,“换挡期”的风电产业面临既要稳定增长规模,又要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分散式风电”已然成为时下最热话题。与相对成熟的分布式光伏相比,“分散式风电”知者不多,属于较为冷门的能源领域
进入“十三五”阶段,“换挡期”的风电产业面临既要稳定增长规模,又要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分散式风电”已然成为时下最热话题。
与相对成熟的分布式光伏相比,“分散式风电”知者不多,属于较为冷门的能源领域。本期,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一一讲述,为大家逐步揭开“分散式风电”的面纱。
在风能资源富集地区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发,且弃风顽疾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分散式风电成了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把分散的、不够集中的风能资源也利用起来,是提高风能利用率、优化风电布局,推动产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定:
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是于负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当地电网进行消纳的风电项目。
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本地平衡、就近消纳”的总体原则推进。项目建设应严格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接入电压等级应为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如果接入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时,应接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低压侧;
充分利用电网现有变电站和配电系统设施,优先以T接或者π接的方式接入电网;
在一个电网接入点接入的风电容量上限以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为前提,统筹考虑各电压等级的接入总容量,鼓励多点接入。严禁向110千伏(6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送电。
1、有助于解决风电接入对大电网的安全问题;
2、分散式风电正位于负荷中心附近,利于消纳,避免了“弃风”问题;
3、解决了远距离输送带来的能源损耗问题;
4、对于优化利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分散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利用效率、推动风电与其他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分散式风电”的概念早在2009年就已提出,2010年开始,国家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力挺分散式风电发展,但遗憾的是,政策的推动并未带来所期待的开花结果。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这些年分散式风电发展的滞后与多种因素相关。
1、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容量较小,开发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另外,分散式风电的开发,主要是利用低风速资源,但适用于低风速地区的风电机组制造成本也相对更高。
2、国内风电投资主体单一,绝大部分是国有资本,对投资少、规模小的分散式风电投资积极性不高。
3、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分散式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来指导分散式风电的整体开发工作。
1、概念定义不明确,目前的定义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各方认识上出现分歧。
2、相对大型集中风电项目,分散式风电,投入产出比会严重失衡,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3、部门协调、征地等难题较多,审批环节复杂,项目建设也缺少可借鉴的经验。
4、各省区分散式风电规划编制和电力消纳研究滞后,政府引导不够。
5、分散式风电的推动没有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和广大农村、农户的利益没有切实结合起来,未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6、环保与水保工作因素:在建设中确实给当地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这直接导致部分省份收紧了风电开发政策。
1、技术上:分散式风电项目呈现多样化,对机组的适应性提出了个性化要求,整机厂商对市场研究不足,尤其是在定制化风机和小型风电标准方面比较欠缺,需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
2、观念上:风电开发思路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建设模式的变化,而是风电行业的深层次理念转变。
虽然“分散式风电”尚处于摸索阶段,掣肘因素众多,但毫无疑问,分散式风电的存在,对于优化利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分散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利用效率、推动风电与其他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加大力度推广。而且从目前所了解的政策情况看,已有多个省份,都在各自出台的能源电力“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布局发展分散式风电。所以,若能尽早解决前述分散式风电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三五”时期分散式风电市场将迎来一段好时光。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