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微有话说:今天(9月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小微君热烈祝贺。从本期开始,小微也蹭一蹭厦门峰会的热点,开辟“海上风电看三峡”专栏,集中报道三峡集团在福建的海上风电开发、国际产业园建设、海上风电研发、海上工程施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7-09-04 09:39:10         北极星电力网

小微有话说:今天(9月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小微君热烈祝贺。从本期开始,小微也蹭一蹭厦门峰会的热点,开辟“海上风电看三峡”专栏,集中报道三峡集团在福建的海上风电开发、国际产业园建设、海上风电研发、海上工程施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小微有话说:今天(9月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小微君热烈祝贺。从本期开始,小微也蹭一蹭厦门峰会的热点,开辟“海上风电看三峡”专栏,集中报道三峡集团在福建的海上风电开发、国际产业园建设、海上风电研发、海上工程施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追浪逐海   激荡全球

全球海上风电机组“奥运”中国开赛

8月23日,由三峡集团开发建设的国内首个5兆瓦级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7.74万千瓦)完成第2台风机吊装,首批机组将于9月中旬投产发电。

在风电资源禀赋最好的福建海峡西岸,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这是三峡集团迈出的第一步。

20年前,三峡集团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摆下全球水电“奥运”竞技场,成功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自豪的重大水电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经过8年的国产化“博弈”,中国水电装备产业跨越了与世界最高水电制造技术数十年的差距,一步迈入世界水电装备制造技术的最前沿。

水电机组引进消化的“三峡模式”对中国海上风电设备创新发展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20年后的今天,三峡集团再次摆下全球海上风电装备“擂台”,在福建打造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机组“奥林匹克”赛场,通过同台竞技的方式遴选出质量可靠、性能最优、技术先进的海上风电机组,引入国际产业园进行制造生产,力争使中国生产的海上风机从福建走向世界,实现中国装备装备全球。

为什么三峡集团要举办这场罕见的海上风电机组“奥林匹克”?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奥运”竞技场?怎样才能办好这一届“奥林匹克”?这些问题引起了关心中国海上风电开发的人们普遍关注。

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

大容量海上风机研制时代到来

中国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资源可开发量大,建设运维成本下降空间大,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欧洲海上风电已有26年开发历史,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则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海上风电机组、电缆等设备制造、海上施工、运维服务等配套产业仍尚处于学习、引进国外技术的试验和摸索阶段。目前,中国大多数海上风电机组制造商无批量运行业绩,基本处于研发或少量样机试运行阶段,尚未像陆上风电机组一样形成一个或几个完整的系列,尤其是适合中国东部沿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台风多发区的大容量、抗强台风机组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海上风电机组选型,影响海上风电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近年来正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中国海上风电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海上风电开发技术、造价、运维、抗台风、可靠性、海场海基处理等方面面临的多重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规模集中开发和规范性建设,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可靠性。中国海上风电开发还存在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困难。

中国海上风电总体处于示范阶段,一批示范项目建设为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带动了海上风电建设成本下降。随着海上风电场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主要机组制造商正在积极投入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一批国内主要设备制造企业的2.5—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已基本成熟,5—6.5兆瓦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已经具备,处于样机试验阶段。三峡集团等开发企业通过工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的海上风电开发经验。

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峡集团改革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也是三峡集团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内在需求;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是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需求,又是三峡集团搭建新平台寻找新型绿色增长空间的现实需要。

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三峡集团抱定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目标,近年来已从长江走向海洋,再次承担集中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国家使命,积极实施海上风电引领战略,加速海上风电业务布局,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海上风电,带动海上风电技术装备快速提升,引领者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三峡集团勇担国家使命,一方面借助与海上风电产业发达国家、企业合作的高端平台,引入世界一流的经验、技术和标准,为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借鉴。一方面通过集中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带动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海上风电技术及成本的竞争力,打造海上风电的“中国造”。

三峡集团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行业引领者,不仅在国内取得建设成绩,还进入欧洲海上风电高端领域,成功收购德国梅尔海上风电项目80%股权,并与葡萄牙电力公司联合开发苏格兰116万千瓦和法国8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获得了海上风电领域的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及经验。

2016年9月3日,三峡集团的海上风电“首秀”项目—江苏响水近海20万千瓦风电场完成主体工程全部风机吊装,2016年10月1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响水近海风电项目成为三峡集团乃至我国能源行业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地标,为我国开发海上风电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峡集团立足福建海峡西岸

打造海上风电引领重要支点

为了中国海上风电更好、更快发展,必须通过一批重点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带动海上风电设备制造、施工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在国内,三峡集团联合有关企业,发挥沿海各地的海洋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集中开发、规模开发海上风电资源,打造基地式海上风电产业布局,并推动中国产能“走出去”。

福建海上风电条件得天独厚。受季风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福建省风力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海上风电的精品所在地。因此,福建成为三峡集团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的重要战略支点。三峡集团在福建打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2015年6月18日,三峡集团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能源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和项目合作协议,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福建海上风电资源,打造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从此开启福建海上风电开发之路。

三峡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立足福建、面向沿海、辐射全球、打造海上风电引领战略”的目标,有序推进福建海上风电开发,在海上风电开发、产业园建设、海上风电研发、装备制造、海上工程施工、基金投资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2016年6月,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项目顺利通过立项。2016年11月,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项目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全球海上风电“奥运”正式开幕。

2017年8月,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一期)2台机组顺利完成吊装,完全具备投产发电条件,创造了全球单个海上风电场建设投产最快的“三峡速度”。

三峡集团通过开发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项目,以进一步深化对福建海洋地质条件的认识,深化对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的认识,深化对海上风电建设及运行规律的认识,为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发福建海上风电打造样板,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三峡集团坚决执行国家战略,按照“立足福建、辐射两端、布局全国”的开发原则,在中国沿海的7个省11个地市完成了优势资源获取,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建设中国海上风电清洁能源走廊,在国内的福建、江苏、辽宁、河北、广东等地已经开始进行海上风电的开发和建设。支撑海上风电开发的基础条件已经完全具备,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态势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在北起辽宁大连庄河、南到广东阳江沿海近18000公里海岸线上,累计获取海上风电资源1113.45万千瓦,其中建成投产21.45万千瓦,在建和核准拟建67.74万千瓦(不含参股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及储备资源约1024万千瓦。

复制中国水电的“三峡模式”

全球海上风电“奥运”开幕

迎接海上风电开发的巨大挑战,首先必须占领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制造的制高点。如何从国外吸取海上风电开发经验,为国内的发展增加加速度,以最高效的速度加快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前进的步伐?

三峡集团努力把福建沿海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几年来,三峡集团着力瞄准建设引领、管理引领、技术引领、标准引领、人才引领、品牌引领等“六个引领”,以江苏响水近海风电项目投产为基础,以福建地区为基地,积极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等省谋划布局,项目从一个点逐渐连成一条线,一个“海上三峡”的梦想正在实现。

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卢纯表示:“集中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赋予三峡集团新的历史使命,三峡集团要在福建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建设世界上最高端的海上风电基地,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大容量海上风电试验场,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千瓦级规模化开发的海上风电场。”

针对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存在的短板,三峡集团提出,要通过技术创新、规模集中开发和协同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可靠性,降低海上风电开发成本,同时带动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提炼形成海上风电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除了建设“四个世界第一”,三峡集团还要在开发过程中形成整体解决海上风电开发方案的能力、整体解决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建设的能力、整体解决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集成的能力、整体解决重大关键工程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的“奥林匹克”赛场,通过赛场上的试验检测,为后续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遴选出质量可靠、性能最优、技术先进的海上风电机组,掌握福建海上风电开发关键技术,为规模开发福建海上风电和国内外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提供实验、检测、提升的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为后续福建省乃至全国大规模海上风场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经验。

目前,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邀请国内外8家最先进风机制造厂家的14台5兆瓦以上大容量抗台风机型同台竞技,通过比选,最后选择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机组进入国内首个海上风电集中装备产业园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三峡集团在追赶国际一流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的同时,也根据国内海域风电资源的实际条件,积累经验,量身订制,选出最优方案。

如果说样机试验风场是“奥林匹克”赛场,那么国际产业园就是推动中国海上风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升级版的孵化器。2016年11月,金风科技、GE、LM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洽谈入驻,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思路,引进国际领先的主机厂商,采用“技术共享、合作研发、联合设计”的思路,为GE公司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落地产业园。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将引进风机、叶片、钢结构制造和生产配套厂,达产后年产风电机组总容量150万千瓦以上,将成为国际化的百亿级风电产业园。通过引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具备发展潜力的若干风机厂家及相关产业进入产业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福建海上风电产业的辐射、带动功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三峡集团搭建全球海上风电“奥运”竞技平台,把全球先进产能引入福建,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升级版,实现中国海上风电主要装备国产化、大型化和福建造,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送中国的海上风电机组成套产品和海上风电场开发、运营、管理能力。”

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孙强表示:“我们将努力把福建沿海打造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海上风电的技术、人才、标准等方面引领世界。”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