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偿还公司巨额债务欲拍卖百亿资产的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钢铁”)再次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在百亿大拍卖因“无人报名”而失效之后,重庆钢铁拍卖规模缩水六成,起拍价下调10亿的二次拍卖再次以“流标”告终。10月26日,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显示,重庆钢铁所持有的二炼钢、棒线、型钢等资产及部分房产的二度拍卖再次以“流标”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资产拍卖的起拍价合计略超40亿元,相比第一次拍卖缩水了六成。同时,二炼钢、棒线、型钢等标的物的评估值为511305.049万元,起拍价仅为409044.0392万元,降价幅度高达1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近日重庆钢铁已多次进行资产拍卖。9月30日,重庆钢铁对其所有的二炼钢、棒线、型钢等资产进行拍卖,起拍价约为51.13亿元。此外,重庆钢铁还拍卖了其所有的炼铁厂、焦化厂、烧结厂机器设备,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下街28号15F等房产,起拍价分别为48.71亿元和817.88万元。三项资产起拍价合计约100亿元。
10月17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具司法拍卖情况的说明称,以上拍卖财产拍卖公告期内无人报名,拍卖项目流拍。10月21日,重庆钢铁发布公告确认,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向管理人出具司法拍卖情况的说明,以上拍卖财产拍卖公告期内无人报名,拍卖项目流拍。经过短暂等待,其又于10月22日重启了该项拍卖。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显示,重庆钢铁将其所有的二炼钢、棒线、型钢等资产及部分房产第二次挂牌拍卖。值得注意的是,和第一次相比,此次挂牌拍卖的资产包中则减少了炼铁厂、焦化厂、烧结厂机器设备这项资产,该部分标的的起拍价原为48.71亿元。
除了资产包标的物有所“瘦身”外,第二次挂牌的资产包起拍价也出现大幅降价。其中,二炼钢、棒线、型钢等资产标的物的评估值为511305.049万元,第二次拍卖的起拍价为409044.0392万元,降价102261万元,降幅达20%;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下街28号15F、青羊区金丝街22号6楼1号房产的评估值为817.88万元,第二次拍卖的起拍价仅为654.304万元,降价163.57万元,降幅同为20%。
经过2天短暂公示后,10月25日10:00至10月26日10:00为对上述标的物按现状依法进行公开整体拍卖期。日前,再次登录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时发现,两项资产拍卖均出于“已流标”状态,流标原因仍然为无人报名。
据重庆钢铁重整管理人透露,第一次拍卖流标的主要原因在于体量较大,对接盘方的实力要求较高;第二次流标后还会继续拍卖。
目前看来,该资产包第二次拍卖降价、缩减规模也均有价格方面的考虑。“其实在挂牌过程中,据我了解,对这部分资产感兴趣的潜在接盘方有好几家,但最终没有选择接盘,价格可能还是一个原因。”一接近重庆钢铁重整管理人的人士透露。
此外,除了价格因素外,重庆钢铁对该部分资产的使用也有一定限制。据拍卖公告,由于标的物大部分位于重庆钢铁厂区,竞买人对标的物的处置可能影响重庆钢铁其他财产价值及正常经营。因此,如竞买人原地使用标的物,需向管理人提交对标的物的使用方案,如竞买人非原地使用标的物的,需向管理人提交拆除方案,使用方案及拆除方案不能影响重庆钢铁的正常经营及减损其他财产价值。
据了解,重庆钢铁之所以变卖近百亿元资产,是筹措偿债资金,改善现有资产结构和状况,为重整完成后进一步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此番拍卖正值重庆钢铁实施重整的关键阶段。
重钢的前身是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与远东最早、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被誉为“华夏钢源”和“中国民族钢铁工业的摇篮”。孙中山先生称赞其为“亚洲雄厂”、“中国需要几百个这样的工厂”。新中国成立后,重钢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钢、品种钢研制、生产基地。近年来,重庆钢铁成为行业内的亏损大户。2016年去产能政策实施以来,钢铁行业迅速复苏,但重钢2016年仍亏损46.9亿元,今年上半年重钢亏损9.98亿元。
今年7月3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重庆来去源商贸有限公司提出的对重庆钢铁进行重整的申请,并指定重庆钢铁清算组作为管理人。
目前,已经有投资方有意参与重钢重整。
9月30日,*ST重钢公告称,重钢管理人收到四源合基金及重庆战新基金来函,四源合基金与重庆战新基金因看好重庆钢铁司法重整后的发展前景,拟共同出资设立钢铁平台公司作为投资人参与重庆钢铁此次重整。四源合基金的背后是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宝武集团。
当前,重庆钢铁披露的债务数字仍然在扩大:据公司10月21日公告:截至10月18日,重钢管理人共接受1452家债权申报,申报债权总额为人民币390亿元。经管理人审查,初步确定1391家债权,金额合计365.5亿元,目前债权审查工作仍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