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07-18 00:00:00 中国自动化网
目前我国处在工业2.0成熟、3.0普及和4.0示范的阶段,有观点认为目前我们整体水平距离工业4.0尚有较大差距,但在特定领域也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甚至在世界上带有普遍示范意义的创新。 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3D打印确实是非常典型智能制造的方式
目前我国处在工业2.0成熟、3.0普及和4.0示范的阶段,有观点认为目前我们整体水平距离工业4.0尚有较大差距,但在特定领域也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甚至在世界上带有普遍示范意义的创新。
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3D打印确实是非常典型智能制造的方式。《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要在大部分的领域,特别是高技术的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打破了之前美国GE公司得出的3D打印技术不能打印锻件的结论,破解了困扰金属3D打印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的颠覆性原始创新。常规3D打印金属零件的过程是打印算一层,铸造算一层,锻压又算一层,三者要分开依次进行,即前一个步骤完了,后一个步骤方可进行,中间还要腾出金属冷却的时间。智能微铸锻技术可以同时进行上述步骤,打印完成了,铸锻也就同时完成了。“原先需要8万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现在不到1吨的力即可完成,同时一台设备完成了过去诸多大型设备才能完成的工作,绿色又高效。”有智能微铸锻企业如是说。
制造方法的创新也是一种共性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攻关需要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加强协同创新,需要对现量的创新资源进行新的整合。比如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是工信部批复的第二家国家级创新中心,致力于技术成熟度4~7级的行业前沿、共性和关键技术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搭建基础研究和产业的桥梁,实现基础技术成功跨越“死亡之谷”。
高铁是我国典型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并被广泛批量应用的一项高新智能制造案例。据悉目前在线运行的高铁有2700列,每天约有400余趟。“根据高铁经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中车集团总信息师王勇智说,高铁不管技术含量,复杂程度,与航空民航飞机不相上下。最近复兴号高铁上线运行,实际上就是中车在过去技术积累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攻关的成果。复兴号新一代,最高实验速度能达到400公里,机车里面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子系统全部是自主设计的,这点很重要,不仅解决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的问题,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常务副会长苏子孟认为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中国市场750万台二手设备如何处理的机制问题;另一个是工程机械核心关键件如何破局。
据他介绍,现在中国市场上有750万台二手的工程机械,这还不包括用汽车底盘的道路工程机械、汽车铁路机、混凝土搅拌车等。这里面国零排放的就有98万台,国零排放每年的一氧化碳,据协会统计就高达332万吨,氮氧化物是84万吨,碳氢化合物是448万吨,还有PM等40多万吨,这些机械没有退出机制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苏子孟说,移动式设备如果运用智能制造、智能运维等方式,就可以及时反馈设备的运转情况,其传输回来的信息也为退回机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