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11-06 17:19:00 财经
原标题:行业及监管层动态周报【10.30-11.03】 ☆电力行业 1)新电改全面进入攻坚期:价格核定等政策酝酿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下一步要加快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机构建设运行,有序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加大售电侧改革力度
☆电力行业
1)新电改全面进入攻坚期:价格核定等政策酝酿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下一步要加快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机构建设运行,有序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加大售电侧改革力度。《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最大亮点的配售电改革再提速,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批正在着手布局中。增量和存量的划分以及与规划衔接指导意见、增量配电价格机制等一揽子政策正在制定中。
2)中国能源消费指标回暖 可再生能源已成新增电力主力
10月3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新闻例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李福龙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能源消费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主要指标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年初预期。目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力的主力,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
3)六大发电集团电煤日耗下降 动力煤价格下行预期增强
11月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1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指数连续四期下降,累计跌幅5元/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分析认为,本周期环渤海地区现货动力煤的供求关系维持稳定,市场价格下行预期进一步稳固与增强,促使本期煤价继续下降。
☆能源行业
1)地炼建议改革原油进口配额机制 企业呼吁更大自主权
自2015年国家允许地方炼油企业从海外进口原油并进行加工以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地方炼油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占全国地方炼油产能七成以上的山东企业获益尤多。虽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一些山东地方炼油企业负责人和基层干部近日表示,2017年的原油进口配额发放机制不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较大的改革空间。
2)大型炼化项目扩张 2020年过剩炼油能力或达3亿吨/年
今年以来,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速不断下滑,但同时,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资,都在争相上马大型炼化项目。这两个因素导致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局面日益加剧,传统炼化企业将迎来严峻考验。业内认为,随着大型炼化项目的落地,炼化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落后的炼油装置将逐渐被淘汰,中小型炼化企业也危机重重
3)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九次上调 加满一箱将多花8元左右
近期,国际石油市场对于减产协议延长持乐观态度,原油价格连续上涨,带动国内测算的原油变化率持续走高。调价窗口将于今日24时开启,国内成品油限价或再度迎来上调,这将是年内第九次上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成品油调价上调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建筑行业
国资委欲严控央企参与PPP 或将进入由量到质阶段
中国PPP或许将会进入一个由量到质的改变阶段,进入一个重视项目落地,重视项目质量的新阶段。近日,国资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 PPP 业务财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中提出要求建筑类央企累计对PPP项目投资不超过集团净资产的40%,其他央企比例不超过20%。
☆银行业
1)银行信贷额度吃紧 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两腾挪术受热捧
离2018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面对需求旺盛的信贷市场,不少银行的信贷额度开始“闹饥荒”。面对这样的窘境,不少银行开始积极寻找“消额度”的方法。在众多的信贷资产“腾挪术”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登中心挂牌转让”这两种方式在今年尤为受欢迎。
2)中小银行资本补血需求旺盛 前10月融资高达8000亿
今年以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银行通过定增、可转债、优先股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公告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6日,A股和港股两地中资银行中有30多家银行正在计划或者已经完成补充资本金的融资计划,涉及融资的规模达到823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在选择“补血”方式上有所变化,今年以来,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主力的可转债规模明显提升,港股上市银行则热衷于选择优先股。
3)多家股份行存款缩水 中小行揽储“压力山大”
25家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负债决定资产”的逻辑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各行在存款基础及存款获取能力方面的表现,深刻影响着整个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调整。从负债端来看,今年以来,存款的重要性迅速提升——拥有较强存款基础的四大行继续在资产和负债两端稳健前行,息差企稳回升;中小银行则面临激烈的存款竞争,7家上市股份行甚至出现存款环比缩水的情况,资产端随之调整,压缩同业资产,甚至缩表。
☆监管层动态
1)新规下首例大股东“过桥式”减持受罚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减持新规发布已满5个月。新规完善了原有的减持规定,剑指清仓式减持、“精准”减持、过桥减持等市场乱象。从整体情况来看,新规推出后,积极效果开始显现。不过,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因为违规减持,受到了应有的处罚。比如,日前,上交所决定对张某等4名投资者名下证券账户做出限制交易6个月的纪律处分决定。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出台后,出现的首例“过桥式”减持被罚的案例。
2)2017年60家IPO被否:广发国金保荐6家 5律所通过率为0
今年以来,新股审核显著提速的同时,被否企业的数量也在攀升。统计显示,截至11月1日已有60家企业首发(IPO)被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否决总数一倍,被否率已超过13.86%,其中绝大多数均被发审委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业绩下降、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继续获利能力存疑、募集项目堪忧、规范运作是IPO被否的几大主因。就今年的案例来看,业绩下降、继续获利能力存疑和规范运作成为IPO公司最大的“拦路虎”。
3)深交所: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将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优化创业板定位和制度安排,提高创业板对早期科技企业的支持能力;努力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加快建设融资功能完善、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资本市场,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