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11-07 21:38:00 财经
原标题:盼星星盼月亮,久违的放量阳线终于来了 一、盘面简述: 周二,市场的反击不仅延续,更形成了难得的逼空,上证重返3400点之上、收于3413点,暂越过了疑似头肩形的左肩高点。并且,注意节奏,之前是慢涨急跌、一朝回到解放前,而这两天终见到了急涨,2天多、反弹了近70点,这可有点不像今年的行情
一、盘面简述:
周二,市场的反击不仅延续,更形成了难得的逼空,上证重返3400点之上、收于3413点,暂越过了疑似头肩形的左肩高点。并且,注意节奏,之前是慢涨急跌、一朝回到解放前,而这两天终见到了急涨,2天多、反弹了近70点,这可有点不像今年的行情。
当然,原因无它,这是资源股与金融股齐反弹共振的结果,这两兄弟一握手、指数涨也就不是难事了,就像8月冲3300点、也正是这兄弟俩集体走强助推的。不过,现在还是存量博弈,二八两头难兼顾,当蓝筹股发力时,跷跷板效应下,个股的活跃容易受影响,当下午蓝筹股纷纷遇阻后,最后一小时才见到了个股的轮动跟上,112只涨幅超5%,个股的活跃度还是相当不错。
再看量能,沪市成交2426亿元,有明显放大,但这也给后面的量提出了高要求,若能满足递增放大,持续逼空是有希望见到的,只是,一旦放量有上限、不满足持续放大,节奏仍将迈不开,短期震荡加剧也将不可避免。
二、逻辑解析:
从资金行为来看,还是存量博弈的市场,资金特征丝毫没发生变化,并且,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也仍将是存量当家做主的市场。
首先,拆东墙补西墙之下,跷跷板轮动、热点间轮动,是主要的行情呈现,但指数的每次上台阶走高,却都需要龙头热点引领,如去年四季度的中字头、今年一季度的一带一路、6-8月的涨价概念等,若没有龙头热点,或热点快速轮换、龙头不清晰,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震荡就是主要方式;
其次,市场大众的情绪变化,是最好的指标。当大家都兴奋了,都想撸起袖子大干快干时,行情也就到了该歇的时候了,而当大家都害怕了,不敢拿股票了,反弹却只会迟到、从不缺席。可以说,每个涨跌波动周期,都能匹配上”行情在绝望中诞生、犹豫中上涨、欢乐中死亡“,如这次的反弹、正是诞生于大家都谨慎的时候。
现在再看当下的市场,连续反击过后,短期趋势暂稳住了,但具体是上台阶走高,还是走上有顶、下有底的箱体震荡,这就需要接下来的热点来确认了。就像上面第一点提到的,有龙头热点引领、市场上台阶才能迈的上去,若龙头热点仍不清晰,短期稳住的结果也就是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震荡。
三、趋势预判:
技术上,上证连续强反击后,短期趋势重新稳住,重新有了向上(或向稳)的方向。空间上,目前已反弹至了疑似头肩形的左肩位置(3410点)附近,3430-3450点应是下一个反弹目标,但3410点再往上、阻力也将加大,一旦量能不能满足递增放大,下半周的震荡加剧就将是大概率。
当然,也要注意强弱两个节奏选择。若是够强,可能会惯性冲高,然后在3410点上方震荡,届时波动区间需看3410-3450点;若是不强,则短期可能会围绕3410点震荡,3490-3430点将是短期波动可参考的。
观点:
代表蓝筹股、且一贯有“定海神针”作用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量能均异常放大;今日两市量能突破5000亿元,较昨日有所放大,与此同时沪指也顺势再度站上了3400点整数关口。这样的突破有效吗?下面就从盘面及市场未来走势上做一一分析:
1、
石油等能源股强势崛起
一方面,9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改颓势,持续震荡上行,并于周一急剧扩大涨幅,美原油更一举突破了盘整2年之久的54元附近的压力区域,向上空间打开。另一方面,能源板块是三季度金融机构及产品增持的唯一行业板块,表明资金开始关注能源板块的触底反弹。
加上能源板块涉及面广、上市公司规模巨大、技术上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存在板块持续性的先决条件。
2、
钢铁股卷土重来
曾几何时,供给侧改革带动黑色系期货品种走出低迷,多品种持续走强并突破了历史高点,随后钢铁、水泥、煤炭等原材料开启了一波绝地反击;似曾相识的一幕再度上演,随着三季度业绩报的披露,很多原材料方面的上市公司利润大增,且经过了两个月之久的调整之后,黑色系期货品种近日出现了反抽,股票市场也频频异动。
整体来看,原材料板块存在政策支撑、业绩支撑且产业链丰富、规模巨大,注定不乏阶段性机会,也存在引领市场的潜力。
3、
市场有望否极泰来
能否继续站稳3400点,要看人气也要看能否有领头羊!目前来看,量能放大已显积极信号,在《机构思维下的“牛股探秘”》一文中,我也分析了三季度金融机构及其产品增减持的季节性变化,近期持续大卖的基金以及三季度减持腾挪出的现金,加上两融过万亿、外资权益类资产规模超万亿等多重因素交织,无疑给市场四季度走强提供了支撑。最重要的是,在沪指补缺之后,不断有证券股、白马股、能源股、钢铁股等陆续涌出,引领市场突破似乎也不缺主力,只待揭竿而起。
4、
哪些板块还能关注?
除了三季报中金融机构增持的能源股,还有哪些机会和风险值得关注呢?根据三季报机构数据进行了统计,金融机构及其产品对行业的细化增减持情况进行了分析,非日常生活消费品仍然受到各大机构的偏爱,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部分机构开始关注制造业,如能源及工业频繁获得机构增持;而近期高走的日常消费品筹码明显有松动的迹象,成为三季报减持的常客,防御性的公用事业、政策调控的房地产以及受期货价格冲高回落影响的原材料,也或多或少被纳入到了减持之列。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