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11-18 16:47:00 财经
原标题:【短评】煤改气气短的悲哀 11.17 T.O.D.A.Y 「能源辣评」 据能源杂志短评:赵本山说,人这一辈子最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人还活着,钱没了。而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样的悲哀却在这个冬天出现了
11.17
T.O.D.A.Y
「能源辣评」
据能源杂志短评:赵本山说,人这一辈子最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人还活着,钱没了。而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样的悲哀却在这个冬天出现了。
在环保重压之下,近一年多以来,各地掀起了“煤改气”热潮,可当煤改气已经结束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天然气的供应并不充足,很多企业的正常生产“断了粮”,尤其是供暖季到来之后,为了保民生,更让一些企业陷入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
于是,企业限产停产便成了常态。入冬以来,山东、河北等地的天然气纷纷断供,致使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仅河北廊坊市,近期就有449家企业停产限产。
研究天然气的顶级专家告诉我,今年1—9月份,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19亿方,绝对消费量1671亿方,增幅18%。预计全年绝对消费量2320亿方,比上一年增加340亿方,增幅17%。
这一增长幅度,不仅创出了近年来新高,更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呼意外。
事实上,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无论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还是对大气质量是改善,都大有裨益,因为相比于24%的国际平均水平,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不足7%,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可谓不大。即便全年消费达到2320亿方的水平,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也不过是美国的1/4。那么,这样的消费水平,为什么又出现了气荒了呢?
毫无疑问,在煤改气驱使下,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因素绝不是致命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地下储气库严重缺乏,天然气的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天然气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需求疲软而冬季旺盛,中石油销售数据显示,近几年北京市冬季最高月用气量是夏季最低月用气量的6倍至8倍。
因此调峰需求显而易见。
一般而言,天然气调峰主要靠地下储气库、LNG和天然气田等方式,而地下储气库具有初期容积大、经济、不受气候影响、安全可靠、能够合理调节用气不平衡等特点,是当今乃至今后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地下储气库仅不足20座,有效储气量仅占天然气消费的2%左右,大大低于国际16%的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主要依赖气田调峰和压减市场等刚性措施。
由于天然气消费季节性明显,夏季需求不足时,供气企业便会压产、转售长期合同LNG资源等措施匹配市场需求,这样一来,冬季需求增长时,保供压力就会陡然上升。也因此会变得“峰更高,谷更深”。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