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原标题:【美国研究】周琪 付随鑫: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及其可能影响 作者分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六QQ群:307915326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关键词:美国能源政策;特朗普政府;能源独立;化石能源;中美能源合作 内容提要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目标是追求美国能源独立和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其核心措施是发展化石能源。这一政策凸显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理念,与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背道而驰

要闻     2017-11-22 12:57:00         财经

原标题:【美国研究】周琪 付随鑫: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及其可能影响 作者分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六QQ群:307915326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关键词:美国能源政策;特朗普政府;能源独立;化石能源;中美能源合作 内容提要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目标是追求美国能源独立和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其核心措施是发展化石能源。这一政策凸显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理念,与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背道而驰

原标题:【美国研究】周琪 付随鑫: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及其可能影响

作者分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六QQ群:307915326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关键词:美国能源政策;特朗普政府;能源独立;化石能源;中美能源合作

内容提要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目标是追求美国能源独立和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其核心措施是发展化石能源。这一政策凸显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理念,与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背道而驰。特朗普还提出“能源主导”的新目标,把能源出口当作一个地缘政治手段,期望通过能源出口来加强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和国际影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在短期内将有力推动美国化石能源的增长,且不利于清洁能源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和技术因素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特朗普的政策会给国际能源价格带来下行压力,改变既有定价模式,冲击现有的国际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可通过与美国的合作来增加能源供应、降低能源风险和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自2017年1月特朗普总统上任至今,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已经出现较明显变化,并在逐步推进。这些政策在多大程度上预示了美国能源政策的今后走向?对美国能源行业乃至国际能源市场将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将因此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本文初步分析和评估这些问题。

1特朗普的能源政策与措施

能源政策是特朗普竞选和执政的优先议题之一。早在2016年5月,尚未得到共和党正式提名的特朗普就前往北达科他州宣布他的能源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美国优先”和“能源独立”,为促进就业增加化石能源开采,放松对油气公司的管制,开放更多联邦土地供能源开发,支持拱顶石管道(Keystone XL)项目,拯救煤炭产业,等等。就职后第二天,特朗普总统就发布了《美国优先能源计划》,以此作为新一届政府能源政策的总纲领,其内容延续了竞选期间的承诺。

1.1《特朗普总统的能源独立政策》

2017年3月28日,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发布了《特朗普总统的能源独立政策》。文件开宗明义表明了特郎普的立场:“将解除对美国能源的限制,让这一财富流入我们的社区。”文件提出,“前一届政府加在美国人身上昂贵的法规,损害了美国的工作和能源生产”,因此亟需改革。该文件援引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NERA)经济咨询公司的分析指出,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可能每年耗资多达3900万美元,并将41个州的电力价格至少提高10%。文件还援引全国矿业协会(NMA)的评估,认为《清洁电力计划》将导致煤炭产量下降2.42亿吨。近期,美国有27个州、24个行业协会、37个农村电动合作社和3个工会在联邦法院状告《清洁电力计划》违法。

《特朗普总统的能源独立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解除对能源生产和相关就业的规制;指示环保署中止、修正或废除4个与原能源计划有关可能压制美国能源工业的措施;废除有碍于能源独立的前政府气候变化行政行动;解除对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油气行业的限制;指示所有政府机构重审现存伤害国内能源生产的行动,中止、修订或废除没有得到法律授权的行动;指示各部门用最有效的科学和经济学进行监管分析;解散“温室气体社会成本机构间工作组”;避免联邦对能源过度监管,要还权于州。

1.2特朗普的措施和总统行政令

特朗普总统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旨在使“美国工业和创造力免受政府过度监管的限制”,包括《特朗普总统的能源独立政策》发布前已签署的4项有关立法,清除上届政府对能源生产的沉重和昂贵的规定。特朗普指示各机构设立监管改革工作组,查明需要修改或废除的昂贵和不必要的法规,要求所有机构在180天内确定工作计划;指示商务部简化国内制造业的联邦审批程序;签署第38号国会联合决议案,避免“溪流保护规则对煤炭工业的进一步伤害”;下令审查“清洁水规则:美国水域定义”,评估其是否扼杀了美国经济增长或创造就业。

特朗普还通过一系列总统行政令推进能源新政。2017年1月24日,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批准了拱顶石XL项目和达科他输油管(Dakota Access)项目的管道建设。3月28日,“促进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总统行政令要求,重新评估奥巴马政府《清洁电力计划》,允许租赁联邦土地用于煤炭项目,赋予各州更多权力决定能源项目。4月28日,“执行美国优先离岸能源战略”总统行政令启动了向油气开发活动开放新的近海水域的程序。2017年6月1日,在美国国内外一片反对声中,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2特朗普能源政策的特点综合分析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可以发现以下显著特点。

2.1否定上届政府的政策

特朗普的能源独立政策针对的是上届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自小布什总统起,美国的能源政策就与气候变化政策紧密联系,这在奥巴马任期表现得更为突出。奥巴马鼓励和促进清洁能源生产,要与气候变化做斗争。特朗普是气候变化观念的深刻怀疑者,认为奥巴马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构成了对美国能源生产的严重限制,损害了美国人的就业和利益。特朗普对奥巴马的《清洁电力计划》极度反感,明确表示“我们将消除”《清洁电力计划》,“这些单方面的计划将每月增加两位数的电费,而不会带来任何可观测的气候改善’。

2.2“美国优先”与单边行动凸显

“美国优先”的理念,奉行单边行动。“美国优先”是贯穿于特朗普所有政策的核心理念,“美国优先”能源政策突出美国“能源独立”和促进增长与就业两个主要目标。特朗普宣称,要致力于降低美国能源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继续推进页岩油气革命,给数百万美国人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繁荣;充分开发价值约50万亿美元的油气储量,要用这些收入重建道路、桥梁、学校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还表现他的单边行动上,他只关心美国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执意发展化石能源并退出了《巴黎协定》。

2.3促进化石能源开发

化石能源开发占据特朗普能源政策的中心位置。为了促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特朗普已多次亲赴美国煤炭产区演讲,表示要重整煤炭产业,他还取消了对在联邦土地上开发新煤矿的禁令,放松了对煤炭行业的碳排放限制;他放开对近海石油开发的限制,批准新的石油管道建设,鼓励用水力压裂法开采页岩油;他放松了对页岩气开发的限制,并努力推动液化天然气(LNG)出口。

2.4不认可气候变化并轻视新能源技术

特朗普多次声称气候变化是“骗局”,他不仅大幅度削减美国环保署的预算,还大大缩小其工作范围,将其限于“保护干净的空气和水,保护自然栖息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特朗普虽然表示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但至今没有出台重要的环保政策。特朗普对清洁能源技术缺乏兴趣,多次声称太阳能发电成本太高,风力发电会杀死大量鸟类。他偶尔强调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目的是为争取选民支持。

2.5通过能源出口扩大美国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将能源出口当作贸易政策工具,推动对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市场出口LNG,以创造就业并减少美国贸易赤字。同时,试图通过能源出口加强美国在海外的影响力。特朗普认为,扩大美国国内能源产量,获得能源独立,使美国逐渐摆脱对欧佩克及其他有损美国利益的国家的依赖,不仅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还可以通过能源出口扩大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加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这是特朗普的能源政策有别于其前任的一个重要的新动向。

3特朗普能源政策的成因

特朗普制定和推行新的能源政策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3.1个人理念与利益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真实反映了他个人的理念和利益。从特朗普的历年言论可以看出,偏爱化石能源、轻视新能源和否认气候变化是他一贯的理念。新能源行业曾妨碍过特朗普的商业利益,他曾努力阻止苏格兰政府和电力公司在其高尔夫球场附近建设风力发电厂,但其诉讼被法院驳回,这引发了他对风力发电的激烈抨击。

3.2发展经济和迎合选民的需要发展

化石能源契合了特朗普发展经济、讨好选民的需要。促进就业和增长是特朗普竞选和执政的首要议题。特朗普相信解除对美国能源的各种限制,可在未来7年为美国每年多创造1000亿美元的GDP,创造50万个工作岗位,为工人增加300亿美元的收入。虽然太阳能发电增加了最多的能源产业的工作岗位,但这不能为特朗普提供关键选票。而为数仅3万~4万的煤炭工人集中居住在宾夕法尼亚、西弗吉尼亚和俄亥俄等选票关键州,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特朗普反复许诺要重振煤炭产业。

3.3美国党派利益

特朗普的政策适应了共和党和保守派利益集团的要求。虽然特朗普是非典型的共和党候选人,但他的能源政策是典型的共和党政策。共和党一向代表化石能源行业利益,且不愿承认气候变化。同是共和党人的特朗普和罗姆对美国能源生产的严重限制,损害了美国人的就业和利益。特朗普对奥巴马的《清洁电力计划》极度反感,明确表示“我们将消除”《清洁电力计划》“这些单方面的计划将每月增加两位数的电费,而不会带来任何可观测的气候改善”。

3.4人事即政策

特朗普将多位具有传统能源行业背景的人士安排在内阁关键职位上。例如,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曾担任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能源部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坚定支持石油行业发展,并强烈质疑气候变化;内政部长瑞恩·津凯(Ryan Zinke)和环保署署长斯科特·普鲁伊特(Scott Pruitt)都认为全球变暖是虚构的命题,否认气候变化理论,并大力支持发展传统能源。

4特朗普能源政策是美国能源政策的延续和调整

尽管特朗普以商人的身份当选总统,他的能源政策既有独特之处,也与之前的美国政府有类似之处。

4.1能源独立与能源安全

能源独立曾是尼克松政府和小布什政府追求的目标,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更加凸显这一目标。在1973年的全球石油危机中,尼克松政府提出了“能源独立计划”目标是要通过节能和开发可替代能源资源,到1980年实现美国能源自给;福特政府把尼克松政府的能源独立目标降为“合理的能源自给”,并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

然而,美国与能源独立的目标渐行渐远。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内石油生产量急剧下降,虽然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湾(Prudhoe Bay)巨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这一下降趋势有所缓解。1986年石油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促使美国放弃低产油田,减少勘探和开发,压制了美国国内石油行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起,国会和总统颁布一系列禁令,禁止在外大陆架的广大区域勘探和生产石油与天然气。1982年,国会通过法案,禁止租赁北加州4个盆地的7.36万英亩土地,1990年禁令范围扩大到加利福尼亚州近海8400万英亩水域、新英格兰地区(包括缅因、新罕布什尔、佛蒙特、马萨诸塞、罗得岛、康涅狄格等州)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近海、大西洋中部以及阿拉斯加北阿留申盆地。

结果,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的统计数字,美国1970、1980和1990年的石油产量分别为963.7万桶/日、859.7万桶/日、735.5万桶/日,对应的石油进口量为132万桶/日、526万桶/日、589万桶/日。美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反而加大了。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能源安全状况并未好转。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于1990年占领了科威特,进而形成对沙特阿拉伯的威胁,这对美国能源安全是一个巨大挑战。美国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很大程度是为了维护本国的能源供应体系。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石油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能源安全问题在将近10年内不那么紧迫。进入21世纪之后,能源安全形势重新变得严峻起来,恐怖主义袭击使能源问题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联,油价持续居高不下。为此,小布什政府重提“能源独立”,美国国会于2007年通过了《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推进石油独立和能源替代。同时,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奥巴马政府因而更加重视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

在追求能源安全的道路上,民主党更看重减排、管制和清洁能源,共和党则更偏爱生产、去管制和化石能源。小布什与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泾渭分明。小布什的政策反对建立限制排放制度,允许2025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继续提高,要通过促进研发新技术来解决问题;奥巴马则把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减少国内能源消费、发展清洁能源作为提高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措施。

4.2促进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部长佩里批评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能源生产设置了“官僚主义的封锁”。奥巴马政府的确试图管理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在2010年墨西哥湾发生的钻井平台漏油事件之后,中止了联邦土地采矿租约,并压缩了海上钻井招标计划。

然而,奥巴马也在2015年解除了已经实行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随着石油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奥巴马批准了24个LNG出口许可证,而且所有许可证申请无一被拒绝。在奥巴马任期,美国兴起了页岩油气革命,页岩油产量从2009年的100万桶/日增长到2016年的460万桶/日,同期页岩气的年产量从4万亿立方英尺增加到14万亿立方英尺。

未来几年,在特朗普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化石能源产量有望加速增长,到2026年美国可能变为能源净出口国。在发展化石能源方面,特朗普与奥巴马的不同之处在于,奥巴马担心,大量使用传统能源、对保留地的开发、建造油气管道、生产页岩油气,会增加温室气候排放,对环境造成破坏。特朗普则对此没有顾忌。

4.3有选择地发展清洁能源

奥巴马政府曾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包括风能、太阳能、乙醇等,并倡议把用于能源研发的开支翻一番。特朗普已经从这一倡议倒退,新的能源政策将专注于出口美国的技术,鼓励天然气利用和清洁煤及下一代核能技术的开发,在此前提下有选择地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权威人士认为,在特朗普“能源主导”的美国,将不会有清洁能源的真正位置。

为减少碳排放和发展非化石燃料生产,奥巴马政府制定了《清洁电力计划》,期望到2030年美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32%,主要采取三种措施:一是通过提高现有燃煤电厂的热效率来减少碳排放量,二是用天然气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三是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在过去数年里,仅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美国就已实现了减排的重大跨越。特朗普声称其能源战略包含核能、风能和太阳能,但不能以牺牲化石能源为代价发展清洁能源。

在大力推动天然气生产的同时,特朗普唯一看重的清洁能源技术是清洁煤技术,主要是通过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将在煤炭利用过程中排放的碳埋藏在地下,从而减缓温室效应。小布什和奥巴马都曾将清洁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振兴煤炭产业的措施,但特朗普将环保政策重点,从应对气候变化转向保护清洁空气、水资源、自然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国民健康等传统目标。

4.4“能源主导”与国际影响

以往美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把能源出口当作一个美国扩大国际影响的措施,特朗普不仅要求能源独立,还提出要“能源主导”。2017年6月28日,美国能源部在华盛顿举办了名为“释放美国能源”的活动,特朗普在该活动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能源主导”,他说:“我们今天在这里提出一项新的美国能源政策,我们将向世界各地出口美国能源”,以此彰显美国能源业的“黄金时代”,并通过促进天然气、煤炭和石油出口来争取美国在海外的权力。

美能源部长佩里进一步解释说,“一个能源主导的美国意味着自力更生,意味着一个安全的国家,摆脱了寻求以能源为经济武器的其他国家的地缘政治动乱”“能源主导的美国将把能源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市场,增强我们的全球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佩里称,美国能源出口将加强同盟国的关系,美国“有能力向盟友出口能源,使它们不成为某些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的人质,从而创造更多的朋友”。用出口能源加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这是美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新动向。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预计在2017年晚些时候或2018年,美国将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这得益于其国内天然气产量的迅速增长。美国把LNG运往东欧和亚洲市场,已在上届政府启动。当前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萨宾帕斯(Sabine Pass)有一个正在运行的LNG出口设施,还有4个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18-2020年将投入运营。美国将与澳大利亚、卡塔尔和俄罗斯等其他主要天然气生产国竞争出口市场。2017年6月初,美国切尼尔(Cheniere)能源公司已将首批美国LNG运往波兰和荷兰,能源部也在6月份批准了正在开发的路易斯安那州查尔斯湖项目的LNG出口额。

特朗普宣布计划向乌克兰出口煤炭,解除对美国海外煤炭项目贷款的限制。国务院还向NuStar物流公司发出了从美国到墨西哥的新布尔戈斯管道建设许可证,建成后的日输送能力将达18万桶。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2016年,美国每日向墨西哥出口88万桶石油产品,超过任何其他国家。2017年,美国每日向世界各地出口470万桶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和其他精炼油产品,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国。

5对美国能源行业的影响

正如特朗普的许多政策严重受阻,新的能源政策只能依靠行政令推进,至今未能取得重大立法成就,但是已经显著改变了美国能源产业的规则,并将在未来几年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5.1促进美国油气生产和出口

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在过去数年里迅猛增长,2015年达到487万桶/日的峰值,最近两年有小幅度下滑。特朗普的政策将促进美国油气生产,增加出口,减少进口,2017年页岩油产量将止跌回升。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今后数年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将稳步增长,到2050年平均日产量仍能维持在600万桶以上,占到美国石油总产量的63%,年均增长率为0.9%。

页岩气产量将在未来30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2016年的14万亿立方英尺增加到2050年的27.45万亿立方英尺,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从53%上升到68%,年均增长率为2%。未来的30年,美国本土能源产量将以年均0.6%的速度稳步上升,其中2/3的贡献来自天然气产量的增长,1/3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期,美国能源进口量将以年均0.1%的速度下降,其中天然气的进口量将下降40%,石油进口量将长期维持在当前水平。美国的能源出口有望快速增加,预计年均增长率为1.4%,其中天然气和原油年均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6%和0.8%,远高于1.2%和0.3%的产量增长率。

5.2煤炭产业短期利好,但难抵长期衰退

在过去数年里,主要由于页岩气产量猛增和价格低廉,大约600亿瓦产能的低效煤炭发电厂被迫关闭。2016年美国煤炭产量比上年下降了1.26亿吨,降幅高达16%;煤炭消费量减少了0.84亿吨,其中仅电厂消费量就减少了0.81亿吨,成为美国煤炭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的大力推动可能使煤炭产业未来5年的前景略有好转,但仍难以逆转该产业的衰落趋势。从2017年到2021年,美国煤炭产量有望从6.9亿吨增加至7.5亿吨,电煤的消费量也会相应增长。特朗普最希望重振阿帕拉契亚山脉地区煤炭产业,那里煤炭工人最为集中,生产效率却最为低下。然而在利润驱动下,生产商更青睐怀俄明州的粉河盆地和伊利诺伊州南部,未来数年煤炭增产将来自这两个地区。从长期来看,美国煤炭产业衰落不可避免,2021年之后,美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将快速下降,煤炭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将从2016年的18%下降到2050年的11%,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4%下降到9%。

5.3减缓清洁能源发展,妨碍能源转型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将减缓清洁能源发展,妨碍能源转型。负面影响表现为:一是特朗普对化石能源的大力支持将增强这些行业的竞争力,挤压清洁能源的发展空间;二是特朗普不愿延续对清洁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特朗普试图削减环保署31%的预算,其中大部分原本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与推广。

另据统计,2012-2016年,北美陆上风电成本已下降了9%,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21%。最新中标的风电和光伏项目成本已经下降至5美分/千瓦时和7美分/千瓦时,非常接近于美国电力批发市场的常规电价区间。特朗普的政策将促使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掌握新技术的新能源企业将逐渐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获得与化石能源抗衡的竞争力。特朗普的消极政策未必能阻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美国加州和纽约州等能源消费大州都在自主推进减排和能源转型。

民调显示,75%的特朗普支持者对美国发展新能源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保守的得克萨斯州既是最大的油气生产地区,也是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州。截至2016年,太阳能行业的工作岗位已达到26万个,大大超过煤炭行业。从长远来看,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5%,远高于化石能源的增长率,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亦可从2016年的3.6%增加到2050年9.2%。

6对世界能源行业的可能影响

特朗普能源政策的影响可能波及全球,尤其将对其他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产生明显影响。

6.1给低迷的国际能源市场带来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将在一定程度抵消欧佩克减产的影响,使油价面临下行压力,并推动全球石油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美国可能接替欧佩克,成为全球原油供应的调节器,继而成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将对国际油价的恢复上涨形成明显阻力。美国LNG出口项目的投产,将加剧全球LNG市场过剩,使LNG价格继续处于低迷状态。预计未来数年,美国LNG出口将迅速增长,其2016年出口量仅为900亿立方英尺,2020年可能增至2.86万亿立方英尺,增长幅度达31倍,远期出口量将超过4万亿立方英尺。

6.2改变国际油气市场的既有定价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很大程度上受欧佩克的影响。美国曾通过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联合沙特阿拉伯等国增产等手段打压国际油价。现在美国可以采取加大本土页岩油气生产、加快LNG出口来影响市场价格。可以预见,未来任何没有美国参与配合的国际油价协调机制的作用都将大打折扣。美国LNG出口将导致北美地区天然气供应大增,从而加快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定价中心的定价机制调整,并有利于全球天然气价格的平衡。

6.3加速改变国际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

特朗普对美国能源独立目标的追求将加快全球油气供应的西移。以常规油气为主的传统供应带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包括波斯湾、北非、里海和西伯利亚等地区,油气储量为2631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68%。西半球以非常规油气为主的新供应带已经兴起,包括美国的页岩油气、加拿大的油砂和委内瑞拉的超重油,该地区的油气储量达到99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26%。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的下降,将使其进一步减轻对中东等不稳定能源供应地的依赖,并减弱其介入和管控该地区冲突的兴趣。西半球将成为更加稳定的油气供应地。

随着从最大石油进口国转变为最大石油生产国,美国更有能力将能源供应当成一项贸易政策工具或地缘政治武器,可以更无顾忌地利用低油价对政见不同的国家实施“和平打压”。最近几年,受国际油价大跌且持续低迷影响,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产油国已经出现财政赤字,俄罗斯的经济也是勉强支撑。

7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1从美国进口天然气

中国从美国进口能源,有利于中国降低能源风险,缓和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目前中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安全压力。2016年中国进口了3.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5%;进口了721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35%。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将分别接近5亿吨和25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超过70%和50%。而且,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安哥拉、伊拉克、伊朗、安曼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安全形势非常复杂。

相比之下,2016年美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仅占消费量的25%,其石油进口来源国集中在西半球,特别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来自波斯湾各国的仅占18%。美国的LNG出口增长迅速,成本较低且供应稳定,如果中国加快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则有助于分散能源风险,压低能源价格和改善环境污染;特朗普政府也一直希望通过向中国出口LNG来减少对华贸易赤字。中美在这方面的合作具有明显的双赢性质,两国政府已经就此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和协议。此项交易刚刚起步,扩展空间甚大。

7.2能源开发合作

中美在化石能源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得益于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进步,美国的“页岩革命”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需求量巨大,双方合作开发已初现成效,但尚需美国进一步放开技术转让限制。美国振兴化石能源有利于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特朗普放开在联邦土地和近海的油气开发,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而且美国公司可能需要中方资金。随着中国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的石油进口权和使用权,它们也将有机会利用美国的廉价LNG。

7.3清洁能源技术合作

中国对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也有巨大需求。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仍占到62%。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这本来可作为中国能源独立的基础,但是由于面临环境污染和低碳减排的紧迫压力,中国需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消费所占比重,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这不仅增大了中国能源独立的难度,也增加了对清洁煤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需求。美国在这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中国则拥有广阔的市场,双方的合作也能实现双赢。即使特朗普政府对清洁能源缺乏兴趣,美国的许多州和地方政府以及新能源公司仍可以成为中国的合作对象。

7.4美国能源政策变化的风险

美国能源政策的变化也可能给中国带来风险。由于美国越来越接近“能源独立”的目标,它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会持续提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中国的国际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空间。美国的能源增产和出口已经对中东国家和俄罗斯等国产生了严重冲击,特朗普政府还试图将能源作为一种地缘政治工具,这些都可能导致油气产地安全形势的变化。中国能源安全可能由此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更大挑战。

【一带一路】孔寒冰 韦冲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亚研究】陆兵:对中吉乌铁路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国际石油经济》2017年10期;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首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