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原标题:寻找新动能:浙能+长广产业融合成效明显 浙能集团吸收合并长广集团系列报道之产业转型篇 本报记者 邹建锋 宋志刚 朱将云 浙能集团吸收式合并重组长广集团的大幕拉开之后,包括资产融合、管理融合、理念融合、情感融合、文化融合在内的各项接轨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其中,产业融合无疑是关系到长广集团尽早脱困、实现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要闻     2017-11-23 08:00:00         财经

原标题:寻找新动能:浙能+长广产业融合成效明显 浙能集团吸收合并长广集团系列报道之产业转型篇 本报记者 邹建锋 宋志刚 朱将云 浙能集团吸收式合并重组长广集团的大幕拉开之后,包括资产融合、管理融合、理念融合、情感融合、文化融合在内的各项接轨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其中,产业融合无疑是关系到长广集团尽早脱困、实现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原标题:寻找新动能:浙能+长广产业融合成效明显

浙能集团吸收合并长广集团系列报道之产业转型篇

本报记者 邹建锋 宋志刚 朱将云

浙能集团吸收式合并重组长广集团的大幕拉开之后,包括资产融合、管理融合、理念融合、情感融合、文化融合在内的各项接轨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其中,产业融合无疑是关系到长广集团尽早脱困、实现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随着合并重组方案的全面实施,浙能集团针对长广产业层次低、盈利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通过植入式、转移式、新建式等多种举措,加大长广集团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新项目落地。

这些举措不仅实现了浙能集团部分经营利润向长广集团的转移,也优化了长广集团的产业结构、提升了竞争力,从而弥补了原财政资金补助缺口,维护了企业的稳定,并且为长广集团的进一步转型发展找到了突破口。

产业融合全面展开

在重组之前,长广集团共有各类二级企业15家,只有少数企业尚存盈利能力,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对外投资在建的项目也由于规划决策、市场定位、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陷入了难以产生经济回报的窘境。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行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广集团和浙能集团的产业融合也适时地遵循这一战略构想加以推进,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改革重组要求,相继对长广集团所属的15家二级企业实施了关停、重组、合并、转型、融合。投产无望的苍山生物科技公司于2015年8月25日完成了工商注销,原公司5名职工也得到了妥善安置。机械制造分公司和长建墙材公司因资不抵债,进行了停产清算。其中机械制造分公司整体划入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在资产处置完成后进行了注销;对长建墙材公司进行清算,人员已安置完毕,待资产处置完成后,将于2017年年底清算注销。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在合并原生活服务分公司等五个生活管理处后,正逐步实现管理有序、经营有规、服务有质、运作高效的目标。根据省国资委统一部署,长广集团所属的职工医院于2016年6月整体划转到省医疗健康集团。

按照“产业相近、业务相关”的产业融合原则,长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1日将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浙江兴源投资有限公司;物贸公司于2016年12月27日完成产权划转至浙江浙能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长广水泥分公司变更为长广水泥有限公司,将融合到天地环保公司;广德墙材公司将原有股权划转至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一步其股权将划回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改革重组,长广集团管理的二级企业由原来的15家整合为5家,参与改革的职工共计1428余人,其中115人分流至浙能集团其他下属单位。

通过一系列的资产整合,长广集团存量资产中的“僵尸企业”得到了处置,扭亏或者投产无望的财务“出血点”得到了止损,这无疑为提升整体资产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植入+转移:寻找新动能

于2010年投产的长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长广集团实施产业转型的尝试,拥有2台15兆瓦以生物质作为燃料的发电机组。由于设计缺陷、燃料偏差、受热面积灰等因素影响,该锅炉始终不能正常带负荷,严重影响经济效益。2014年浙能集团吸收式重组长广集团后,在长广集团的精心组织和浙能技术研究院、长电公司等多家单位的鼎力相助下,经长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不懈努力,分别于2015年3月和2014年12月完成1号、2号锅炉技改任务。

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譬如1号锅炉技改后,一个运行周期内由原来的每小时50吨提高到60吨,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0天提高到60天。2016年,长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年度发电量达到1.5748亿度,供热量达到7.32万吨,发电量、供热量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长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技术改造治好了发电机组的‘心脏病’,浙能集团重组长广集团后不但带来了技术,而且还带来了效益。”

2015年10月26日,浙能应急救援分公司中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这是依托长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实施的改革转型举措。新组建的浙能应急救援分公司集消防、安保以及应急救援(含矿山救护及天然气救援)职能为一体,此举吸纳了长广改革分流职工,同时也盘活了矿山救护大队等资源。

煤炭贸易是浙能集团的经营“强项”之一,改革重组以来,浙能集团通过贸易扶持的方式支持长广集团参与经营,至2017年一季度累计实现煤炭贸易1717万吨,形成利润2亿元,弥补了长广集团的经营亏损,有效缓解了经营压力。

成立于2002年的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浙能集团控股企业,公司专业从事环保工程总承包,环保产品及技术开发,电力工程设计,环保工程、环保设施营运及技术服务等业务。为了改善长广集团资产结构、增加效益、提高抗经营风险能力,改革重组中以植入式方式引进天地环保产业,使长广集团持有天地环保100%的产权。

旧矿+新企: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长兴县煤山镇东风村一带原是长广东风芥煤矿矿区闭坑矿井,2016年6月,投资8000万元、利用闲置荒地500亩、总装机容量9.06MW的长广东风芥光伏发电工程在此开工建设。2016年12月,首期3.5MW机组开始并网试运行,成为浙能集团第二个投产的大中型地面光伏电站。该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约900万千瓦时的清洁能源。2016年2月14日,集团光伏发电分公司在长兴县煤山镇召开的创新创业大会上喜获“工业有效投入奖”,成为长兴县煤山镇政府2016年度集中表彰具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之一。

总投资14亿元的浙能长兴环保装备制造项目也是利用闲置厂区发展新项目的案例之一。按照盘活长广集团既有资源的原则,该项目坐落于已经停产清算的原长建新型墙材公司厂区内。该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12月建成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76亿元。

据悉,由于长广集团历史上的煤矿散落于各地,在这些矿区关停之后,目前长广集团在长兴县境内还有不下2800亩的零散土地尚未开发利用。经过与长兴县政府协商,长兴浙能智慧能源产业园的规划方案已经初步形成,该园区位于长兴县煤山镇,计划用地1500亩左右,拟对长广集团处于长兴县域零散土地给予整合置换,解决产业园用地问题。园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信息等制造产业和研发设计、物流仓储、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产业项目。

浙能集团副总经理、长广集团董事长徐小丰表示,长广集团的下一步改革转型将坚持以“大能源战略”为指引,紧扣“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的发展思路,盘活存量、打造增量,通过产业融合和提升实现自我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提升长广集团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