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橙电

欢迎来到橙电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原标题:“一带一路”当先锋,中广核“逆袭”展现中国自信 南方网讯(记者/王钰瑶 刘灏)在大亚湾核电基地,记者看到一个蓝盈盈深达十几米的水池,随着操作间指令的发出,水底的核燃料组件被机械手抓着缓缓向指定位置移动而去。这个其貌不扬的水池是全亚洲唯一的核燃料操作员培训设施,按1:1的比例打造,造价高达2亿元,全世界仅有两个

要闻     2017-11-30 12:39:00         财经

原标题:“一带一路”当先锋,中广核“逆袭”展现中国自信 南方网讯(记者/王钰瑶 刘灏)在大亚湾核电基地,记者看到一个蓝盈盈深达十几米的水池,随着操作间指令的发出,水底的核燃料组件被机械手抓着缓缓向指定位置移动而去。这个其貌不扬的水池是全亚洲唯一的核燃料操作员培训设施,按1:1的比例打造,造价高达2亿元,全世界仅有两个

原标题:“一带一路”当先锋,中广核“逆袭”展现中国自信

南方网讯(记者/王钰瑶 刘灏)在大亚湾核电基地,记者看到一个蓝盈盈深达十几米的水池,随着操作间指令的发出,水底的核燃料组件被机械手抓着缓缓向指定位置移动而去。这个其貌不扬的水池是全亚洲唯一的核燃料操作员培训设施,按1:1的比例打造,造价高达2亿元,全世界仅有两个。

核燃料操作是核电站生产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每12或18个月,核电站就要更换1/3的燃料组件,换料过程中每个燃料组件的位置要精确到0.1毫米,对人员专业素养和技术操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以前,中广核只能将核燃料操作人员送至法国培训,而随着2014年大亚湾核电基地模拟换料水池的投运,这段历史彻底画上了句号。

全世界仅有两个的核燃料操作员培训设施(中广核供图)

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储备人才

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组织开展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我国最大核电运营商中国广核集团,20多位来自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的记者们深入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广核设计院等地,一探核电“国家名片”出海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广核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气象,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作为。

近年来,我国核电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核电成为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极大地提振了我国核电人乃至国人的自豪感。“大国工匠”、在一线从事核燃料换料工作25年的中广核工程师乔素凯对此颇有感触,“十九大报告中对过去五年成就的总结和对未来的规划,强烈地体现出‘中国自信’,我们核电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就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广核也走出了一个逆袭。以前,我国没有能力培养核电站操纵员,第一代操纵员都是送往欧洲进行培训,每个人培训所要花费的成本约130万法郎。而现在,中广核与英国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将英国优秀大学生送到中国到清华大学来学习核电知识,为英国培养核电工程师。”中广核国际合作部市场总监郑华告诉记者,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量核电人才,这是我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的巨大优势。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核燃料操作员,一般需要6年的培训。”,作为我国第一代换料操纵员,乔素凯介绍说,这样长的上岗培训周期在核电站里并非个例,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也要经历4至5年时间,其培训成本相当于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而要成为高级操纵员,则需要花费7年左右的时间。

“核电站的工作,尤其需要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需要踏踏实实一次把事情做好。”乔素凯表示,十九大为我国未来规划了更加壮丽的未来,也为核电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只有更加坚定地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守护好核安全,也才能让我国核电更加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中广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模拟操控台(记者/王钰瑶 摄)

有底气、有实力,将核电打造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

中广核设计院是“华龙一号”技术诞生的地方,这里拥有我国核电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电行业各种最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和验证方法、信息交换都在这里开展着。

“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技术基础。以前中广核也曾尝试走出去,但由于没有自主技术,只能受制于人。”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表示,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集成创新的成果,它彻底打破了我国核电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让我国成功跻身到世界核电技术研发俱乐部之中。

“华龙一号技术安全性达到了世界最高标准,比如对于超过设计基准的严重事故,我们在实验室里模拟过多次,华龙一号可以抵御类似福岛核事故的灾害。例如,我们将应急柴油机放置在高位,有移动电源保护,就可以避免海啸水淹的风险。我们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滞留系统(IVR),即使发生了堆芯融毁这样的严重事故,也可以确保熔融物被包络在核岛中不渗到地下水中,不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王鑫指着数字化仪控综合验证试平台告诉记者,华龙一号的改进非常多,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华龙一号”模型(记者/刘灏 摄)

多业态、全方位走出去,“一带一路”当先锋

除了核电,近年来,中广核呈现多业态、全方位走出去的态势,国际业务已分布在2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0%,成为“一带一路”先锋。

在核燃料领域,中广核收购的全球第三大铀矿——纳米比亚湖山矿2016年12月31日已出产第一桶铀矿石,即将全面投产。

在新能源领域,中广核于2015年底收购了马来西亚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下属电力项目公司股权及新项目开发权,将马来西亚、埃及、孟加拉、阿联酋、巴基斯坦五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个清洁能源项目收入囊中,其在运装机容量共计662万千瓦。据中广核新能源公司品牌总监娄云介绍,此次收购是近年来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能源并购案,中广核也由此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者、第二大独立发电商。藉此并购,中广核也成为孟加拉国和埃及最大的独立发电商,以及中国在海外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满怀憧憬地表示:“十九大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描绘了壮丽的蓝图,也加强了我们继续走出去的信心。我们将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进一步完善国际布局,助力国际产能合作,为我国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广核供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今日焦点 Hot
本周热点

询价规则     |     报价规则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

期待您的反馈

你的需求是我的使命,你的建议的是我们的动力

关注橙电采购平台官方微信 - 橙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