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规模为16.5亿千瓦,储能项目装机仅24.3兆瓦,占总量的1.47%,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占比水平也很低。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我国的储能行业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专家也认为,到“十四五”末,我国的储能装机规模应该在50GW到60GW的规模,到2050年,储能规模应该在200GW以上。
但和远大光明的前景相比,现实中我国的储能行业却在艰难跋涉。不仅出现了储能企业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更是已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不过,相比于个体企业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储能行业来说,威胁更大的是:
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明确。这就导致发展方向的不一致性。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主要有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热能储存、储氢和电动汽车储能五大范畴。虽然目前抽水储能(物理储能)优势最大,但由于各条路线的针对性非常明确,因此未来究竟那种技术路线将成为主流,仍难以判断。
甚至有业内专家认为,电力储存现在还没有出现突破性技术,带领储能突破的技术将在未来出现。也就是说,目前的储能技术路线都不会是主流路线。
支持政策尚待明确。如果说技术路线的选择有待技术进步后进行验证,那么目前储能行业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却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当中既不是发电设备也不是用电设备,我国现有的电力法律规范里缺乏对它明确的定位。以光伏电站为例,我国并没有针对光伏电站增加储能设备的补贴政策。
随着补贴的取消,储能行业的发展也更加艰难,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有地方补贴的储能示范项目,收回成本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而随着补贴的取消,再投资储能项目想收回成本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高昂的成本,漫长的回本期,使得许多投资机构对储能行业望而却步,从而更加不利于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
不过,考虑到储能技术对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支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作用。不久之前,国家能源局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联合编制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提出支持储能系统直接接入电网,支持各类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建设运营接入电网的储能系统;还提出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允许储能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电能交易,并拓展电动汽车等分散电池资源的储能化应用,开展对淘汰动力电池进行储能梯次利用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由此可见,储能行业正日益得到国家方面的重视,熬过目前的“漫漫长夜”,未来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