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12-06 12:59:00 财经
原标题:震惊!5年“败光”120亿身家!曾高调迎娶车晓的山西前首富如今成“老赖” 导读 眼看他初乍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娶娇娥,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年轻看遍高处风景,年过而立却是一场幻灭,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1981年出生的李兆会,或许曾是山西省最快乐的“小年轻”之一
导读
眼看他初乍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娶娇娥,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年轻看遍高处风景,年过而立却是一场幻灭,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1981年出生的李兆会,或许曾是山西省最快乐的“小年轻”之一。2008年他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2012年以120亿元的财富位列少壮派富豪榜第3名。
“黄袍加身”担任地方支柱企业董事长,凭借百亿财富傲视全省,高调迎娶女星车晓传为佳话,这一切都发生在李兆会20多岁的年纪里。然而,就像他的成功一样,他的失败同样引起轰动,与少年英气挥手告别后,企业破产、婚姻破裂接踵而至。
如今,当初倒塌的企业意欲东山再起,李兆会也慢慢淡出公众视线,此时却又传出消息——因为一笔逾期未清偿的2.16亿元债款,负有连带责任的李兆会被限制出境。更令人唏嘘的是,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曾经身家百亿的他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
1
山西最年轻首富的陨落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发布消息显示,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锦集团”)因李兆会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了相应措施,目前,法院已经限制李兆会的出境。
而这位前百亿富翁拒不履行的义务,是关于一笔超过2亿元的代偿款。
公众更为熟知的是李兆会与女明星车晓2010年花费不菲的婚礼,在当时的新闻图片报道中,婚礼现场明星环绕,婚车达到数百辆,看上去热闹无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0年,29岁的李兆会迎娶影视明星车晓,两人婚礼场面极尽奢华,场面盛大。2012年,车晓和李兆会结束了两年的短暂婚姻,并被传出李兆会支付了高达3亿元的天价离婚费。之后车晓渐渐又进入公众视野,曾在节目中坦然,离婚后一直单身,无人敢追。
2
中断学业,被迫回国接班
报道显示,李兆会为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之子。1987年李海仓白手起家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历经十余年发展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及最大的民营公司,其本人也担任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以1.95亿美元列第27位。而李兆会又是如何一步步让这个资产规模超过40亿元的地方支柱企业走向死路的?
截至2014年3月光大银行将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海鑫集团以及其担保公司美锦集团一并告上法庭,并冻结美锦集团持有的美锦能源8300万股。海鑫最终走向破产的道路。80后;富二代;接班人李兆会,用了11年时间(2003—2014),把父亲留给他的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钢铁败光。主管海鑫集团破产重整的山西闻喜县官员曾向媒体表示,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破产重整案。
2003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枪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凶手随后饮弹自尽。当时,海鑫钢铁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以及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总值达40亿元。这样一家企业突然失去掌门人,影响到方方面面,而各方面都要求它尽快推出新掌门人。枪案发生时李海仓48岁,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任何遗嘱。
李海仓没有留下有关接班的遗嘱,留下了一个几乎定好由谁接班的股权结构。当时海鑫钢铁大约有7个股东10个创业元老,但它的股权分布极不均衡,李海仓一人独占超过90%的股权。李春元一锤定音:我和海仓的母亲都年事已高,海仓的妻子又没有这个能力,只有海仓的儿子(李兆会)来继承。28天后,李海仓之子,没有任何工作经历,不满22岁的李兆会被迫从国外中断学业,回国接管了资产规模逾40亿,员工近万人的海鑫集团。
李兆会真正成名在资本市场。有媒体称,李兆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是在2007年的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其后,李兆会又先后在资本市场买入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兴业银行、鲁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快进快出,也并无特别亮眼的成绩。与父亲李海仓不同,海归派的李兆会很少和政府打交道。
有人士称,实际上,在海鑫走下坡路期间,很多“亲近”的人都在忙着为自己赚钱,没有人再顾及企业利益,而这种情况在李海仓和李天虎执掌时是不可想象的。最终海鑫集团倒下了,2015年,海鑫钢铁开始破产重组。彼时媒体报道海鑫钢铁债权总额为234亿元,而其账面资产不过69亿元。
法院判决,海博鑫惠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美锦能源支付代偿款本金2.16亿元及利息;李兆会对海博鑫惠上述第一项确定的付款义务中未清偿部分承担四分之一的连带清偿责任。而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发布的执行信息显示,李兆会因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法院请执行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基层协助执行网络成员和社会公众协助法院执行。令人唏嘘的是,曾经身家百亿的他,目前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
从坐拥百亿家产到申请破产,山西前首富李兆会仅用了12年,这个曾拥有9000多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的海鑫钢铁厂目前凄凉一片。
3
海鑫集团已重生
李兆会还没走过债务危机,但昔日海鑫集团经过重整已经试图东山再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山西运城招商网公布的龙头企业名单列表中出现了海鑫集团的名字,更新时间是今年10月份,招商网介绍其是:“以钢铁为主业,集资源、金融、儿童教育等行(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国际钢铁企业追求的五项先进技术,海鑫已全部实现。”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由于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金融部门抽贷以及内部管理等因素影响,海鑫集团从2013年年底开始资金吃紧,并于2014年3月份被迫全面停产。当时海鑫集团现有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59亿元,而整个海鑫集团的账面资产仅100.68亿元,负债率超过100%。2014年,海鑫集团进入破产程序。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破产案。
最终,由河北建龙集团对海鑫集团实施并购重组。公开资料显示,在经过两年的停产后,海鑫集团已经于2016年点火复产,但翻开新篇章的,已经不是李兆会。
2014年3月,海鑫集团事件发酵时,史玉柱在微博上发声,表示“海鑫钢铁的生产工艺和品种并不落后”,同时还给出几点希望,其中就包括“对八零后年轻实业家,社会还是要包容。”
在各方支持下,海鑫钢铁似乎实现了重生,然而对于那位“八零后年轻实业家”来说,他已经不再年轻,而沉重的债务如同盖在井上的石头。
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4-2025 www.gzcd88.com 广州橙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96921号-4